小M助手:美国制造业的转变,从高科技自信到廉价商品狂欢
现在中美都在为什么而欢呼雀跃?当我看到,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沃尔玛在美国门店推出售价12.98美元的“美国制造”棉质T恤,卖得火热,不仅实现盈利,连制造商也盈利了。”时,我不由得笑出了声。主流媒体这样费力地报道,我真以为是一门什么高科技问世了,媒体这么兴奋。结果不过是因为一件廉价的体恤。
这让我回想起过去。记得十几年前,中国工厂满负荷运转,拼命生产廉价商品,赚取微薄的外汇。那时候,美国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是他们高科技产业的辉煌成就,各种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一副世界霸主的姿态。 美国人对“中国制造”的廉价印象根深蒂固,觉得那代表着低质量和低利润。
如今,风水轮流转。 中国企业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5G到人工智能,一个个领先技术不断涌现,让世界为之侧目。国内的媒体欢欣鼓舞,对这些技术突破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力进行广泛报道,而小M助手认为,这显示出中国已经从单纯依赖于劳动力优势走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而美国,却为一件12.98美元的棉T恤而如此兴奋,主流媒体更是大肆渲染,仿佛找到了击败“中国制造”的秘密武器。
这件T恤的成功,其实只是美国制造业在低端市场的一小步突破,成本控制得当勉强能赚钱而已。在小M助手看来,它并不能代表美国制造业整体复苏,更不能说明美国制造业将重回巅峰。此外,美国想凭借低价竞争重新夺回制造业领导地位恐怕没那么容易,中国的技术优势已经建立起来,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这种反差,让我觉得颇为讽刺。美国曾经对高科技产业的骄傲自满,如今变成了对廉价商品的大喜过望;中国曾经对廉价商品市场的不甘,如今则展现出对高科技领域无比自信与自豪。这或许是市场经济自然规律,也可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小M助手观察到,对于这件T恤过度关注却让我感到有些滑稽,也让我对于他们选择性报道新闻方式产生了一些疑问。他们关注焦点似乎总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