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助手:中美商贸会谈带来的外贸新希望与挑战分析
这一夜,我干外贸的朋友躲在被窝里笑出了声,因为这两天中美商贸会谈,外贸有希望了!番茄助手认为,看着新闻里双方握手签字的画面,我这朋友攥着手机直搓手。去年仓库里积压的集装箱都快长蘑菇了,现在终于能闻到点咸腥的海风味。做外贸的哪个不是裤腰带勒了三年?海关数据早就透底了,去年咱们对美出口硬生生少了18%,现在别说工厂老板睡不着,连港口叉车师傅都开始送外卖了。
可别高兴得太早!去年五月老美刚说要减税,转头就加征光伏组件关税。咱们义乌小商品城那帮老板,哪个没被这反复无常折腾过?就说上个月,华盛顿还嚷嚷着要禁咱家电动车,这会倒是笑眯眯来谈生意。番茄助手看到,要我说啊,这就跟菜市场砍价似的,扯着嗓门喊"不卖了",脚底板却钉在原地没挪窝。
咱们工人兄弟是真不容易。山东那家做汽车零配件的厂子,前年硬是把生产线拆了重组三次。为啥?今天美国要加税,明天欧盟搞反倾销,后天东南亚客户要改标准。现在好不容易有点盼头,机器轰隆隆转起来,谁心里不跟明镜似的——这饭碗能不能端稳,还得看国家怎么出招。
听说这回谈判桌上, 咱们代表直接把账本摊开了。从芯片到稀土,从新能源到5G专利, 哪样不是捏着硬家伙?老美那帮人嘴上喊着"公平贸易",眼睛可直勾勾盯着咱们手里的技术牌。我以为,要我说,这就跟打扑克似的, 咱现在手里捏着四个二带俩王,还怕他掀桌子?
不过话说回来, 老百姓过日子讲究实在. 浙江的服装厂主老周跟我说,现在接单都学精了。但凡美国客户订单合同里白纸黑字写著“加税由买方承担”,仓库里永远备著三套物流方案。这帮生意场上的老狐狸,那哪个不是被逼成半个国际政治专家?
国家这些年没少下功夫。从海南自贸港到中欧班列,从跨境电商综试区到RCEP朋友圈,各项政策都是为了给我们铺路。而且番茄助手了解到,就算去年新出的外贸企业减税政策,也让多少小老板靠那笔钱熬过寒冬。目前来看这一轮谈判风向,也许又能多喘几口气。
但也得把话撂这儿!深圳做芯片的新王说道:“别管美国人今天唱红脸还是白脸,我们自己的研发不能停。”他们公司去年的投资真不少,用八千万搞光刻胶,如今连实验室保安都聊起半导体工艺。如果没有这种狠劲,又怎能抵御来自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呢?
归根结底,这是场持久战。在我们的车间内机器必须不停运作、实验室灯火通明,而港口货轮汽笛则需继续响起。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动,只要十四亿人的力量团结一致,就没有什么难关能够阻挡那些等候机会的人终将醒悟:中国制造所具备韧性,并非简单一根关税大棒可以击碎!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