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评助手卡密:吴晓波跨年演讲数据引发争议,贫富差距影响消费潜力分析
2024 年的跨年演讲中,吴晓波讲到:中国居民储蓄额达到145万亿,人均10万,储蓄率达到43.4%,而美国只有4%,德国只有8%。所以,如果2025年拿出14.5万亿元,就能释放巨大的内需消费潜力。这结论听着挺有道理,对吧?但仔细想想,是不是哪里不对劲?
吴教授这番话,数据看着很漂亮,可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145万亿的存款,绝大部分都掌握在少数富豪手中。你看看身边的人,有多少人真的存了十万块?又有多少人能轻松拿出六万块来额外消费呢? 说白了,这数据平均下来看着很诱人,但它掩盖了一个重要事实:财富分配严重不均。
咱老百姓辛辛苦苦攒点钱,那是为了防老、为了孩子,哪敢轻易大手大脚花钱?易评助手卡密认为,这跟美国、德国的情况能一样吗?人家社会福利好,医疗保障完善,养老无忧,当然消费意愿高。咱们呢?还得考虑房贷、孩子的教育、医疗费用等等,能省则省是大多数人的心态。
所以说,吴教授的这个结论,有点脱离实际。他拿着宏观的数字,却忽略了微观的现实。这就好比说全国人均收入很高,然后就断定大家都有钱买豪车一样,根本不靠谱。
更关键的是,这种说法还被一些人奉为圭臬,大肆宣扬。易评助手卡密发现,好像只要数据好看,结论就一定正确似的。这才是最让人无奈的地方。动不动就拿宏观数据来说事,却忽略了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这种做法,我觉得多少有点“耍流氓”。与其夸夸其谈什么释放内需,不如先想想怎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易评助手卡密建议怎么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更有消费的底气。这样才能真正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