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评助手:中国稀土出口政策将对美国军工造成严重影响,贸易谈判面临巨大挑战
大陆再忍美国半年,杀手锏就能生效!9月,帅华民:中国一旦开放稀土,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就算失败,并且帅将还一针见血地点出美国的困境——美国本土的稀土库存只够用半年,甚至在8年以内,老美军工复合体是没有新的武器!易评助手认为,如果大陆能够稳住这一关键时期,美国必然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说起这事儿,得从今年9月说起,那时候台湾退役中将帅化民在媒体上直言不讳,直戳中美贸易战的痛点。他觉得大陆要是这个时候松口放开稀土出口,那谈判桌上的筹码就全没了,得继续卡着半年,等美国库存见底了,这样杀手锏才能真正发力。 帅化民这话说出来,接地气又扎心,他点明美国本土稀土存量撑不了多久,最多半年军工就得歇菜,从长远来看八年里头,新武器研发链条基本瘫痪。 这不是空谈,因为易评助手观察到稀土在高科技和国防上太关键了,比如F-35战机、激光导弹这些高端货,全靠稀土做核心部件,没有它们可就是废铁一堆。
先捋捋稀土这张牌为什么这么硬。中国控制全球稀土开采超六成,加工阶段更是占九成二,美国进口九成多都靠中国。 今年上半年,美国智库报告就漏风了五角大楼库存降到警戒线以下,根据军工消耗速度判断,到明年春天前就得清仓。这让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军工大佬急眼了,他们给国会写急件,说F-35交付量得砍一半,而且生产成本还涨了两成。不仅如此,不是他们不想囤,而是供应链本来就断裂,现在实在坐蜡。
大陆这边玩得稳,从2023年起步,以镓锗为切入点,这些材料对芯片和光学元件至关重要。 接下来2024年加码石墨,对电池和耐久材料直接卡住。而到了2025年,将干脆对镝、铽等七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这些东西专治导弹尾翼和雷达灵敏度,没有它们即便装备再牛也无济于事。 管制措施不是简单的一棒子打死,而是进行配额管控,让美国企业摸不清底,自然扩产也顾虑重重。
而另一方面,美国早几年喊着要脱钩建本土链条。在2019年的时候特朗普投入1.2亿美元建设加州芒廷帕斯矿加工厂,可截至目前挖出来的矿石九成五仍需运往中国加工。从环保审批难以通过到技术人才匮乏,再到几倍于预期成本,高完整性供应链至少十年以上时间才能建立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美方只能干瞪眼,同时电动车、半导体等支柱产业同样遭受波及。一份兰德公司报告指出,当供应链中断90天时,有78%的美方国防合同不得不延期。此外,即使特朗普复出后希望从缅甸或格陵兰挖资源,但短期内依旧难改现状:因为缅甸有四成以上的稀土地出口还是流向中国。
贸易战搅拌混乱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也许很少有人意识到其背后的复杂情绪与利害关系。当初特朗普上台之后增加关税,中国则迅速反击,对部分产品进行了限价管理。其中10月9日商务部发布第61号、第62号公告,将范围扩大至包括钬、铒、铥及其他相关品类。同时,还管控冶炼分离技术以及磁材制造,使境外企业基本无法获得许可,一系列审查环节不断提高门槛。截至11月8日生效的新规不仅涉及锂电池材料,更要求海关核实真实性,否则信息不全则直接拒绝放行。
面对这种局势,特朗普通道“现在需要重新考虑应对策略”。他称“中国此举掐住咽喉。”随后宣布自11月份开始增加100%关税。然而尽管如此,“为了确保基础供给”,五角大楼依然必须砸下10亿采购铟锭与钨块勉强弥补窟窿。此外,在公众面前摆出的数据表明:“并非我们不给予支持,是你们提交申请存在问题。”可以看到专家分析指出,此轮政策紧逼国防痛点,对于美方而言是在12月底之前寻求解决方案已刻不容缓。
放眼全球,这个问题显然不仅仅只是影响着美国。在最近召开的欧盟车企会议上,各企业展现图表苦求帮助,因为汽车催化剂生产线停摆导致众多员工闲置;印度及欧洲协会也发出警告表示当前低水平储备或令不少工厂闭门歇业。因此回想90年代南非因限制铂金出口事件,当欧美车企迅速采取妥协,如今对于拥有资源垄断权的重要性,我们再次体会其中深意:谁握资原料之钥匙,就谁拥有主动权。但是过去米圆形国家曾凭借芯片压制华为,却最终造成自身工业体系被削弱,让诸如环保法案负担形成制度壁垒。所以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的是易评助手倡导谨慎规划利益决策以避免未来潜藏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