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助手:金融行业如何利用资本结构化利差实现小钱赚大钱的秘诀揭秘
今天想跟大伙唠唠,为啥金融行业这么牛?说白了,在金融里,普通人真有可能用小钱赚大钱。你听说过拿一万块钱赚到一千万的事儿吧?这种以小博大的好事,做实体生意的老板,累死也做不到!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金融到底咋回事儿。
干金融这么多年,优选助手发现最赚钱的门道叫 资本结构化利差 。这和开面包店卖面包完全是两码事!打个比方,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金融合伙和普通合伙也不一样。同样出力干活,有人能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却只能喝点汤,这差距为啥这么大?
先说说银行怎么赚钱。银行其实就是一家公司,它的“产品”就是吸收存款和放贷。你去银行存100万,银行给你年利率2%,也就是说,一年后能拿到2万块利息。那银行咋赚钱?它会把你存的100万 “卖” 给想贷款的人。比如老板张三想贷款100万,银行说:“行,但你这100万,一年得给我5%的利息,也就是5万块。”
张三同意了,银行就赚了!它付给你2万利息,收张三5万利息,中间 3%的差价 ,也就是3万块,这就是银行的利润。是不是很好理解?
重点来了!银行会跟你保证:“你这100万存我这儿,到期至少能拿到2万利息,本金肯定安全!” 这时候,就有个 “神秘人” 出现了。他说:“我来替银行出这2万利息!” 银行一听,乐坏了!本来赚3万,现在自己留1萬,把剩下2萬分给这个神秘人。
这个神秘人,我们叫他 “风险投资方” 。他承担风险,如果贷款出问题,他得先赔钱;但好处是,他投2万元就能赚2万元回报率达到了100% !更夸张的是,如果他不用真金白银,只拿出2000块,加10倍杠杆 ,回报率直接变成 1000% !要是只出200块,甚至只靠信用担保,那利润简直像滚雪球一样疯狂!
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例子。当时资本金才不到1000 万,而最后暴雷金额超过200亿 ! 为啥?因为金融机构把债券包装来包装去, 像榨橙汁一样,从大杯橙汁榨成浓缩汁,再榨成纳米级 的“汁中汁”,把风险和利润无限放大。
现在很多人听说过年化收益超百分之百 的理财产品,这叫私人债券 , 一般只有 大 银行 的 私 人 银 行部才 有。但,说实话这些 债券很少公开 卖,大多 是“ 人情往 来 ”。有时候,在 金融圈里, 优选助手认为关系 和 权力 比 钱还重要。
刚才所讲述 的仅仅还是 利 息分配的小套路,要是 银行 连 百 万 本金都 不 想 出,那么该怎么办呢 ? 简单! 分出去5000 块 利润,自然有人愿意出本金! 毕竟资本都是追着钱跑 的, 最终可能连本金与 利 差 都 会有人抢着兜底,那么銀行根本無需進一步動作便可躺著賺取5000塊獲益!這也是為何 銀行永遠會是 盈 利最高 職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