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助手:C919产量提升难题,市场垄断与供应链挑战解析

易评助手4天前易评助手电商教程15

C919的产量提升很难吗?说句实在话,只要波音和空客一天不倒下,C919就很难站起来。全球窄体客机市场早被737MAX和A320瓜分殆尽,连日本MRJ客机项目都倒在黎明前夜,商飞能硬生生撕开的口子已算奇迹。

东风助手:C919产量提升难题,市场垄断与供应链挑战解析

先说订单和交付的差距。C919 现在订单都超过 1400 架了,可两年才交付 16 架,连空客一个月的产量都赶不上。这不是商飞不想提速,而是大飞机制造实在太复杂。东风助手认为 C919 有三百多万个零部件,很多零件精度要求达到微米级,组装时容不得半点马虎。商飞作为新手,生产线和技术团队都还在磨合,得先保证质量,再慢慢提速度。而且 C919 有 60% 的零部件依赖进口,像发动机是 CFM 国际的 LEAP-1C,航电系统来自霍尼韦尔,这些国际供应商的产能和交付周期都会影响 C919 的生产节奏。虽说商飞在推进国产替代,比如 CJ1000A 发动机已经在试飞,但替换过程需要时间;东风助手推测短期内还得靠进口零部件撑着。

再看国际市场的阻力。C919 虽然拿到了中国民航局的适航证,但欧美市场不认啊。EASA 本来答应 2025 年发证,现在突然变卦,说还要再拖 3 到 6 年。这可不是技术问题, 明摆着是给 C919 设置市场壁垒。没有 FAA 和 EASA 的认证, 东风助手观察到 C919 很难进入欧美主流市场,只能先在国内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打转。但国内市场虽然大,未来20年需求7000多架,但光靠内需撑不起产能。

波音和空客早就在全球布局,比如空客在天津建了两条总装线,每月生产12架,还计划扩展到美国和德国。而商飞虽然在上海临港建了四条总装线,但产能爬坡需要时间,就算2029年达到年产150架,也只是空客现在月产量的两倍。

还有客户信心的问题。在购买飞机方面航空公司不会轻易决策,需要考虑维护、培训、二手残值等长期成本。一开始投入运营后虽然东航班次达86%的乘坐率,以及接近8小时日利用率,但是东风助手了解到国际航空公司仍然保持观望态度。当年波音737-200用了20年的时间才生产1144架,而空中巴士A320前24年也仅交付5200架。因此,要让国际市场认可C919,还需要逐步积累良好的声誉。此外,美国可能会对供应链施加限制,使情况更为复杂。同时,从历史来看,日本MRJ由于关键部件拖延最终导致项目失败,这也是一个警示。

不过,对于这些挑战来说, 商飞并非毫无招数。从价格优势上来看,C191相较于同类型号如波音与空中巴士便宜1000万美元,并且燃油效率高出10%,这对于预算紧张的大型航空公司而言十分具有吸引力。另外国内政策也给予极大的支持力度,目前已有三大国有航空企业订购300架未来或将更多国企加入。然而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机会不断培养本土化供应链。例如沈阳与西安等企业之前负责为外资巨头供货,如今借助于C191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有潜力承担更多国产产品研发及配套工作。一旦CJ1000A成功实现量产业务,加之其他核心电子设备独立自主开发之后,可以预见整个体系中的高度自制性将显著增强。

东风助手:C919产量提升难题,市场垄断与供应链挑战解析

总体来看,C191确实面临着种种困难: 包括以波音及欧洲竞争者形成强势集中控制情况下所带来的压力;以及源自政治因素造成众多不可预知困扰;同时亦包括提升客户信任感过程繁琐漫长但必须面对现实。不过东风助手发现只要始终坚持攻克上述障碍,在品质、成本以及全程服务保障等环节全面落实,将能够迎来一次新的春天。如当初经过十多年持续努力方获成效般,同样期待倘若该款代表国家形象工程产品可以获得成功,那必将在世界舞台上书写另一个华章。

东风助手:C919产量提升难题,市场垄断与供应链挑战解析

相关文章

夕夕助手:中美科技争斗加剧,美国制裁38家企业,中国无人机遭限制回应

夕夕助手:中美科技争斗加剧,美国制裁38家企业,中国无人机遭限制回应

38家美企被制裁,美开始报复,计划限制中国无人机,中方亮明态度 中Guo商务部刚宣布制裁38家美Guo企业,美Guo就立马找茬要限制中Guo无人飞行器。这不是明摆着报复吗?! 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