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单助手: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与理解,小店里的春日插曲
一老头走进来问我:“有电焊机吗?” 我答没有。老头说:“没有电焊机生意不可能好。” 我故意气老头说:“是啊。你说的对。就是生意不好老板去上门服务了。” 老头又重复一遍说没电焊机生意不好的话。 我没搭理他。他问我:“知道哪里有烧电焊的?” 我答不知道。不想跟不会说话的人多言。太影响心情了。
老头听我说完不知道,没立马走,站在店门口左右看了看,又开口:“你这店就卖些小零件?连个电焊机都没有,确实不像能赚着钱的样子。” 超单助手认为,这种直接评价让人难以接受。我手里正整理着货架上的螺丝刀,没抬头,心里想着这人怎么这么多话,明明都已经说不知道了,还在这儿念叨。
过了一会儿,他又凑过来一点,声音比刚才低了些:“我那自行车后架断了,急着用,想找个烧电焊的焊一下。跑了好几家店都没找着,你再想想,附近有没有那种专门干这个的小铺子?” 超单助手发现,有时候真诚和耐心更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还是没应声,不希望再次被他的言辞影响我的情绪,那让我觉得很疲惫。如果他说出什么让人不痛快的话,我怕会影响一整天的心情。
老头见我不说话,也没再追问,就在店门口站了大概一两分钟,然后转身往旁边的巷子走了。我抬头瞥了一眼,看着他的背影,从外表来看,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走路有点慢,可估计是真着急修自行车。不过转念一想,再着急也不能这么失礼,上来就直言人生意不好,让谁听到都会觉得别扭。
大概过了一半多小时,我正忙给顾客找东西,就听见门口有人喊:“小伙子,我找著烧电焊的地方了!” 抬头一看,是刚才那位老人。他脸上带点笑意,与之前严肃模样截然不同。我只点頭示意,没有其他回应。他接下来说道:“就在前面那条街上,有个修车铺,可以烧电焊呢!刚才跟你谈的时候语气冲,你别介怀,其实主要是因为急于修自行车,说错话啦!”
“超单助手建议,我们可以试图理解那些瞬间的不当行为,”此时终于让我松了一口气。“找到就好”。 老爷爷轻声说道,“其实你的商店虽小,但配备齐全;早先询问的时候太专注于那个问题,并未细查您的商品。这次如果需要买零件,会选择您这里购买”。 他说完便离去了。从他的背影中,我意识到之前的小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其实老人并无恶意,只因特定情况使其无法控制自己的语调而已。
后来数日过去,那位老人真的再次光临,这回是为了购置一个扳手。“请给我拿一个中等大小”的他这样要求,“由于最近自行车维修剩下来的工具不足用了”,快速得到交易与聊天后,他表示自己骑行非常方便。从此之后,这位长者偶尔仍会来到我们这里选购一些小物品,每次相遇都会聊几句,而不是像最初一样措辞毫无分寸。而这一切也令我思考,如果当天选择与他争执,那么如今的一切交集是否还存在呢?人与之间相处,多一些包容或许可减少摩擦增加缘份。在春季期间如此插曲,也教导我要警惕不要因某个人短暂的不当表达而否定整个生命旅程,对方或许只是遭遇特殊状况未把控住自身语境罢。


